你家的藥箱定期檢查了嗎?各類藥品也有儲存與使用期限!
一般每個家庭常備有小藥箱
家庭常備藥品主要包括
感冒發燒藥、外用膏藥
家里如果有老年人
可能還常常會有糖尿病、高血壓等相關慢特病藥物
這些藥物平常怎樣正確儲存呢?
開封后剩下的藥下次還能繼續使用嗎?
這些可能都是平常生活中常常會遇到的問題
我們一起先來看看
藥品儲存注意事項:
① 遵循每種藥品的說明書對藥品進行正確儲存;
② 做好標記,注意避光防潮,防止污染、定期清理藥品。
③ 藥品說明書上儲存溫度的劃分方法:常溫(10-30℃),陰涼處(不超過20℃),冷藏(2-10℃),冷凍(低于0℃)。
接下來是重點,要記哦!
藥品有效期≠藥品使用期限,千萬別搞錯啦!
藥品未開封之前可參考藥品有效期使用,已經開封的藥品使用期限各不相同。
1.眼用、鼻用、耳用制劑
首次開封后使用時間不超過4周,對于特殊的含有生物制品的眼用制劑(如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等)開封之后只能使用1周,如說明書另有標注期限,以說明書為準。
2. 外用軟膏藥
軟膏劑和乳膏劑開封后,一般室溫下保存時間不建議超過2個月,如果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異臭、變色、變硬、顆粒、融化、油水分離等變質現象,應丟棄。
3.外用液體制劑
如乳液、洗劑等,在開封后使用不應超過3個月(如有效期已小于3個月,則應按照更短效期執行)。
4.片劑、膠囊劑
若為獨立透明泡罩包裝,只要泡罩未破損,可在標注有效期內使用;若為瓶裝,則在開啟后使用期限不應超過6個月或藥品剩余有效期的25%,以較早到期時間為準。
5.袋裝藥
大部分顆粒劑、干混懸劑、散劑由于開封后容易受潮,顆粒劑、散劑使用期限一般為開封后1個月內,干混懸劑為開封后14天。
6.糖漿劑
開封后在瓶口及瓶蓋未受污染情況下,室內常溫(10-30℃)可保存1-3個月,夏天不超過1個月,冬天不超過3個月;當溫度超過30℃時,糖漿劑更容易發生滋生微生物導致發霉酸敗;當溫度低于10℃,糖漿劑容易析出結晶從而導致藥液達不到有效濃度同時發生不良反應,因此不建議冰箱儲存。
7.口服溶液劑、混懸劑、乳劑
開封后在瓶口及瓶蓋未受污染情況下,室內常溫(10-30℃)可保存2個月。
8.中藥湯劑
真空密封包裝的中藥湯劑置于冰箱中冷藏保存(0-5℃)期限為14天,若煎煮中藥中含有全蝎、蜈蚣等動物類中藥或含有高糖的中藥如熟地、黃芪等時,變質更快,保存時間建議不超過7天;保存超過7天的中藥,服用前最好置于沸水中煮沸后再使用;若發現藥液袋鼓起或藥液氣味異常、有氣泡等現象則屬變質,不可服用。
9.胰島素
未開封的胰島素需冷藏儲存,保存過程中應注意冰箱溫度,避免緊貼冰箱壁導致藥液冷凍而失效;開封后的胰島素可在不超過25℃的條件下保存不超過4周,避免光照和受熱,因此打開過后的胰島素可不用繼續放冰箱中保存。忽冷忽熱易造成胰島素變性失效,注意不能將裝上筆芯的胰島素筆放入冷藏室內。
作者簡介
譚 涵:重慶市紅十字會醫院(江北區人民醫院)藥學部臨床藥師